羊糞粉狀有機肥生產線的工藝流程:
1.每噸原料配比:牛糞500kg+豬糞300kg+菌渣200kg+菌種50g(牛糞、豬糞也可以用其他畜禽糞便代替)輔料:在畜禽糞便濕度較大時,可以添加適當的秸稈、稻殼、餅粕等含水量較低的物料,來降低發酵物料的含水量。
2.條堆:按以上原料配比,根據需要進行條堆。條堆長度不限,寬2米、高1米左右。在條堆時需要把物料逐層均勻進行堆放。根據每次糞便處理量的大小,選擇合適的翻拋機寬度。
3.添加菌種:將菌種和菌渣按1:5的比例擴大(這樣做的目的在于:稀釋菌種、使之撒均勻。比如,用1kg菌種配5kg麥麩或者稻殼粉都行)。一般1kg菌種可以發酵10~20噸的糞便、秸稈,在一次發酵量較大的情況下,可以借助雙軸臥式攪拌機均勻混合后,依據條堆數量撒到條堆表面。
4.翻堆發酵:使用槽式翻堆機對條堆進行翻拋。溫度升到55℃以上,每隔1~2天翻堆一次,55℃發酵10~15天后,將條堆收起即可。(翻堆的目的是水分蒸發、氧氣進入堆體內部、菌種進入堆體內部并迅速繁殖和發酵)
5.粉碎:發酵好的物料還不能直接作為商品直接出售,這是因為長期的堆制會造成結塊等現象。這時,篩剩下的大塊物料需要進行高濕物料粉碎機進行精細破碎,破碎后得到粉狀有機肥。(前期發酵,為了加速發酵進程,可將輔料加入粉碎機進行粉碎)
6.篩分:為了提高賣相,得到粉狀有機肥重新篩分,得到均勻一致的粉狀物料方可包裝。按以上步驟操作以后,經滾筒篩分機篩過之后即成純粉狀有機肥。
7.包裝:將粉狀有機肥經自動包裝秤包裝后方可直接入庫、銷售。
羊糞粉狀有機肥生產線的生產原料:
1、農業廢棄物:比如秸稈、豆粕、棉粕等。
2、畜禽糞便:比如雞糞、牛羊馬糞、兔糞;
3、工業廢棄物:比如酒糟、醋糟、木薯渣、糖渣、糠醛渣等;
4、生活垃圾:比如餐廚垃圾等;
5、城市污泥:比如河道淤泥、下水道淤泥等。